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师风采
激发唤醒: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发展自觉——青发中心关于吴鸽主任分享会的听后感(一)
发布时间:2023-01-06 字体:[ ] 浏览次数:

青发中心老师听后感想

今日有幸聆听了吴鸽老师的讲座。说是讲座,其实更像是吴老师作为教育前辈,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分享她一点一滴在生活中和教学中积累的教育心得,满满干货。我们作为教师,常要叮嘱学生自觉,自觉写作业、自觉看书、自觉排队等等,但有时却会忘了被日复一日上课、看班、改作业、处理学生矛盾、备课等枯燥琐碎的事所推动前进的我们,也需要一些自觉。通过吴老师的指点,我明白这种自觉并不需要我们在巨大的工作浪潮中逆流而上,只需要在顺水漂流的过程中划划桨,拍拍照,让自己不虚此行。自觉的重点就是教育留痕,吴老师倾注了无数心血在每一届带过的学生身上,这从她那些饱含深情的美篇就能感受,反思自己,我好像从未为我们班的孩子动过笔墨。吴老师分享了很多有意义的教育留痕方式,当她说到她会记录“学生来办公室报告说了什么、她是如何处理的、学生又是怎么回答的、回到位置后什么反应”时我非常吃惊,因为此前面对这种“打报告”事件我只想着逃避,却忽视了处理过程中的教育意义。我想,吴老师班上的学生一定是很幸福的,希望我也可以成长成让孩子幸福的老师。

——夏梦蝶

image.png

今天中午有幸聆听了吴鸽老师的讲座,受益良多。尤其是揽获了很多金句:“真实的教育需要过程,更需要细节的支撑”,告诉我们在进行日常教育教学时要多注意细节问题,有计划有目标,让生活充实起来,不断精进,让我们的教育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学会思考,重构教育生活”,吴老师告诉我们:低效的工作状态,只会让人越来越平庸,既然做,就要去做到我们能到达的高度。当到达一定高度后,个人的能力层级也自动上升到了相应的维度。还教导我们要“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建立正向的心灵秩序,拥有持续不断的内在动力,体验一种更有价值感的生活。

——王虎

image.png

今天有幸听了吴鸽主任的讲座我受益匪浅。吴主任以美篇截图导入,通过每一年学期末的梳理总结,传递育人理念。因为真实的教育需要过程,更需要细节的支撑。接着吴主任通过两大部分的内容对我们青年教师做了情深意切的嘱托。一是学会思考,重构教育生活。吴主任记录课堂内外的鲜活事例,写成文章并投稿,做生活的记录员和有心者。二是学会转化,促进教师发展自觉。我们可以通过时间手帐的方式记录每天计划的事情,长此以往其实可以额外做到很多事情。

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多读书,加强自身的理论支撑。希望自己能成为有计划目标、充实忙碌、不断精进的教师。

——顾婷婷

image.png

今天有幸听了吴老师关于激发唤醒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发展,自觉的讲座,我大受触动。讲座中吴老师主要讲了两个部分,一是学会思考,重构教育生活,二是学会转化,促进教师发展自觉,为青年教师清晰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我们要做教学有滋有味的老师,即计划目标明确,生活充实忙碌,技能不断精进。真实的教育需要过程,需要细节的支撑,我们要敢于记录、善于记录,会记录身边孩子的点点滴滴、一些教学故事、自己的时间安排等。这些记录会成为我们之后教学过程的铺垫,帮助我们更好地和学生相处。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学会阅读和写作,这不仅能让我们抒发和缓解自己的情绪,也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丁钰涵

image.png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吴鸽老师的讲座,收获颇丰。讲座中,吴老师提出——“真实的教育需要过程,更需要细节支撑”,她提倡班主任老师要让教育留痕,对教育案例、班级活动和教学感悟做图文并茂的记录,从而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带班理念。吴老师还指出,教师需要多读书、勤写作。比如,每月努力写一篇文章;要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阅读,每个月给自己设定一个阅读微目标,不断沉淀思考;坚持读写结合,可以和班级孩子一起读写,分享读书的收获与乐趣,共同进步。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切忌情绪内耗,要化被动接受工作为主动创新工作,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王棋

image.png

今天有幸聆听了吴鸽老师的《激发和唤醒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发展自觉》讲座分享,吴老师分享了她自己工作的感受和方法。让我感触颇深,真实的教育需要过程更需要细节的支撑。自己也反思之前也是忙忙碌碌却又好像碌碌无为,是自己没有对自己每天工作的反思。让自己好像忙着却又没有收获,自己也要试着改变自己。不断阅读、记录与孩子相处的小点滴、做自己的时间手账等等,能让自己更用心的对待自己的工作,让自己忙碌并且有收获。

——金炎炎

image.png

今天有幸聆听的吴鸽老师的讲座,讲座让我深深明白: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经典教育专著的引领;教师职业特征,需要博学和睿智。读书能增进教师日常工作需要的理性状态,能够促进教育智慧的形成,是教师摆脱职业倦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作为语文老师,更要不断丰富自己,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黄伟

image.png

今天有幸聆听了吴鸽老师的《激发和唤醒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发展自觉》讲座分享,让我感受颇深。吴老师通过美篇入手,分享自己的教学生活经验故事,讲述了真实的教育需要过程,更需要细节的支撑。真实的教育做起来简单又不简单,教育的过程非常微小,也很有颗粒感,作为班主任,更需要细致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对学生对家长负责。正是这些细节,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地塑造着我们孩子的心灵和品格、修养和气质。所以,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然后才能塑造出来注重细节的学生。

——蔡淑敏

image.png

今天的讲座中,吴鸽老师真情意切地为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她告诉我们要珍惜机遇,真实的教育需要过程,更需要细节的支撑。平时要学会思考,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用心对待每一件事,拒绝平庸。同时也要学会转化,将目标化为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刘雪

image.png

今天中午有幸聆听了吴鸽老师的讲座,受益良多。吴老师指出“真实的教育需要过程,更需要细节的支撑”告诉我们在日常的班主任或者教学工作中要多记、多看、多学、多写,要细心对待学生和工作,制订自己的小目标,让自己成为时间的主人,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成长起来。

——成蓉蓉

image.png

12月的第二个礼拜四,有幸聆听吴鸽老师给我们青发中心做的讲座,感受颇丰。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们在学校应该是汲取优秀教师们的经验,不断地去学习,用当今比较流行的词汇“内卷”来形容,恰如其分 !可能这个词在社会上有一点贬义的意思 ,其实这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卷”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进步,“卷”是为了让我们从舒适的环境中走出来,和更优秀的人一起去竞争。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看,内卷这一词不乏是一种激励我们向上的动力!看了吴鸽老师平时在学校的工作,才发现我们完成的只是凤毛麟角,我们完全可以更加高效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好地提高自己!

——王佩豪

image.png

今日有幸见到吴鸽主任,依然能想起她耐心为我指导行知论坛演讲稿和听取随堂课后对我课堂建议的场景,使我收益良多。今天的微型讲座,可谓是干货满满。我们在座的每位老师都听得很投入,也折服于吴主任侃侃而谈,沉稳内敛的个人魅力,更钦佩于她持之以恒,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教育教学智慧。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个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应努力做到教育留痕,生活留心,转变个人心态,激发唤醒自己的内驱力,勤于阅读思考,精于课堂,努力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邹珍燕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