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乡音 暖暖童心” ——朝晖小学一年级“家乡话儿我来港”系列活动
地处“淮南江北海西头”的江苏南通,是一座有着数千年文化遗存的苏中古城。南通方言是由历史延续和传承下来的一种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不可替代的文化魅力。有人说,80后90后可能是最熟练的一代,也是最后一代,方言消失的速度可能比我们预想得还要快。
朝晖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的帮助下,学习了南通本地的童谣!一首首曾经的童谣,被可爱的孩子们重新搬上了舞台。他们有的活泼逗趣,加上了自创的动作;有的沉稳内敛,还介绍了家乡的特色风俗;还有的绵言细语,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快来看看他们说得标不标准吧!
如东童谣
哭宝儿上河西,河西奶奶不欢喜。拿铁叉,捣野鸡,野鸡飞,捣乌龟,乌龟爬,捣红蛇,红蛇游,捣皮球,皮球滚,捣荆冷,荆冷开了花,哭宝儿归了家。(一1班)
《千磨万磨》
千磨万磨磨籼子,磨给宝宝吃,宝宝不吃,磨给爹爹吃,爹爹不吃,磨给奶奶吃,奶奶不吃,磨给小狗吃,小狗吃替了。(一3班)
《一人巷》
一人巷,二沟头,三里墩,四步井,五步桥,陆(六)洪闸,七佛殿,八里庙,九华山,十里坊。(一10班)
诵读方言童谣可以让孩子们领略家乡的语言之美,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孩子们在童谣中找寻家乡的痕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