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日》
作者:吴强
内容简介:《红日》以1947年发生在江苏的涟水,山东的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为主线,详略得当地描述了这三次战争。书中先写了涟水战役,由于国共双方力量悬殊,结果国民党占领了涟水,而解放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后来解放军重整军队,改变了不利的局面,在接下来的莱芜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并在最后的孟良崮战役中全歼了国民党的74师。如此转败为胜的结局更加真实而独特地再现了解放军取得胜利的不易。
推荐人:徐凡恬、保珠、黄琬钧
2、《鸡毛信》
作者:华山
内容简介: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海娃在送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时,与日伪军相遇,海娃机智勇敢,将信拴在一头羊的屁股下,并将鬼子带入八路军的伏击圈。
推荐人:徐凡恬、保珠、黄琬钧
3、《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
作者:宋振平
内容简介:这部作品讲述了年轻的革命烈士宋振中和他的父亲母亲,在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的人间魔窟,“白公馆”、“渣滓洞”等秘密监狱里,与敌人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事迹。在狱中长达8年的时间里,“小萝卜头”宋振中和狱友们一样遭受着敌人残忍的折磨,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一生都生活在皮鞭声、镣铐声和特务的嚎叫声中的孩子,却用他的聪明才智,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难友难以完成的任务。
推荐人:徐凡恬、保珠、黄琬钧
4、《两个小八路》
作者:李心田
简介:书中塑造了两个少年英雄孙大兴和武建华。在与敌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两位小英雄不断接受党的培养教育,备受战争烽火的洗礼。两个小八路飞快成长,像两只雏鹰翱翔在高高的蓝天上,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孙大兴*后不幸牺牲,但武建华接过了大兴的枪继续战斗!本书语言生动朴实,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阅读习惯。编者除了在正文加注拼音外,还特别设置了“阅读心得”“读一读,写一写”等栏目,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总之,这是一部弘扬爱国传统、对广大少年儿童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经典之作。
推荐人:徐凡恬、保珠、黄琬钧
5、《铁道游击队》
作者:刘知侠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鲁南枣庄矿区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由于不堪日寇的屠杀和蹂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秘密地组织和武装起来。他们以一支小小的游击队跟大批装备精良的日本正规军周旋较量,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临枣线上展开武装活动。铁道游击队迎接了残酷的考验,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迫使近千的鬼子铁甲列车部队向他们投降。
推荐人:徐凡恬、保珠、黄琬钧
6、《烽火三少年》
作者:邱勋
内容简介:《烽火三少年》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邱勋为青少年读者所写的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少年英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十四岁的贫农女孩冬梅,不顾个人安危,从敌人严密封锁的战场上,救出了身负重伤的八路军女战士陈虹,并和弟弟石头、留孩一起为女战士巧妙掩护和精心治疗,帮助她养好了伤,找到上级并重新组织起抗日武装。作品生动地展示了沂蒙山区抗日斗争的风貌,歌颂了沂蒙山区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展现了三名少年英勇无畏的成长经历。
推荐人:徐凡恬、保珠、黄琬钧
7、《红色少年的故事》
作者:刘敬余主编
内容简介:《红色少年的故事》精选了以《小英雄雨来》《英雄刘胡兰》《少年榜样欧阳立安》《少年英雄周银海》为代表的一系列故事,真实展现了我国少年儿童在战争时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主人公的年龄虽小,但是他们的故事却折射出了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反抗侵略、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所进行的一系列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推荐人:徐凡恬、保珠、黄琬钧
8、《雷锋的故事》
作者:乔安山
内容简介: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模范战士,是社会主义时代的好青年。他在短短的22年人生历程中,虽然只是在默默无闻地做着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但就正是这些小事,体现出了他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和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雷锋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永不磨灭的榜样,雷锋精神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本书细致地讲述了雷锋那苦难的童年,坚强不屈的成长历程,自强不息的奋斗经历以及牢记党恩、甘愿付出的生活点滴……相信一定会给我们的人生成长带来熏陶和感染。
推荐人:徐凡恬、保珠、黄琬钧
9、《小游击队员》
作者:王愿坚
内容简介: 本书整合了王愿坚的五部小说: 《小游击队员》《村野的火星》《赶队》《征途上》《后代》。《小游击队员》《村野的火星》《后代》讲述了红军同百姓一起对抗白鬼子的故事。《赶队》《征途上》讲述了红军过草地时发生的感人事迹。全书语言活泼而朴实,故事感人至深,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有助于少年儿童学习革命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
推荐人:徐凡恬、保珠、黄琬钧
10、《帽子上戴星的人》
作者:王愿坚
内容简介:《帽子上戴星的人》是《中国红色经典绘本》系列之一。故事改编自王愿坚的小说《三张纸条》,讲述了穷苦孩子程小妹独自一人守着自家的南瓜地,遇到前来买粮的红军战士,在与红军战士接触的过程中,内心从恐惧到犹疑再到信任的故事。
推荐人:徐凡恬、保珠、黄琬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