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育儿
吃饭这些小事
发布时间:2023-02-24 字体:[ ] 浏览次数:

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育儿的基础。进餐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它存在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进习惯也是众多习惯发展的第一步。

每天吃完午餐,我们总会发现孩子们的餐盘里有一些没有吃完的食物,于是针对“吃饭”这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挑食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1.幼儿的味觉敏感度较高

小班幼儿的味觉敏感度较高,对于一些气味较强烈的食物比较抗拒。比较喜欢吃一些较软的食物和一些流食。小班幼儿自我控制力教弱,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也很容易分散,经常会边吃饭边与同伴聊天。

2.食谱的变化

小班幼儿由于入园不久年纪较小,家庭食谱和幼儿园食谱口味不一样,幼儿无法适应。

3.家庭原因

部分家长事事包办,导致幼儿缺少进餐技能,没有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小班幼儿适应能力差无法适应幼儿园的进餐形式,从而导致挑食。

作为教师在了解到原因后,我们也及时制定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支持幼儿发展。

1.跟孩子分享下一周的食谱

通过分享食谱让幼儿知道每天的饭菜都是荤素搭配的,帮助幼儿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

2.语言故事《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引导孩子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物,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边吃边玩。

3.健康课《便便对我说》

幼儿通过不同大便的形状,知道自己的身体健不健康。

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

4.制作问卷调查:最喜欢的食物

孩子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画出来,可以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

5.光盘打卡行动

每日的午餐光盘行动打卡,孩子们都争先去亮灯。

3.png

6.种植活动《萝卜种植记》

散步的时候,经过菜园,看到我们的种植地里的青菜都冻僵了,我们决定再种点萝卜。增强幼儿的参与感,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食物,从心理上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吸收营养,促进幼儿成长,小班幼儿处于发展的最低阶段,可塑性较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这也为幼儿后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我们的努力幼儿的饮食习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