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修在线
探寻适宜的自我评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发布时间:2023-03-01 字体:[ ] 浏览次数:

探寻适宜的自我评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南通市幸福新城幼儿园吕春云

【摘要】自我评估是指教师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深刻的剖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从幼儿园生活活动、集体活动以及师幼互动三个方面,对教师自我评估的方式、策略进行了阐述。助推各层次的老师成为保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参与者,在实践中观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痕迹,追随儿童,促进每个儿童精彩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估

教育部《评估指南》的颁布,让我们进一步关注幼儿园提升保教水平的改进过程和教师专业发展努力的方向。其中提出的评估框架为幼儿园确定了科学的评价导向,除了“评估什么”之外,“怎么评估”等评估方式的改变也尤为重要,突出过程评估,强化了自我评估。《评估指南》力求建立健全以促进孩子身心发展为指向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以真正改变“重成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等非科学倾向。要发挥好教育评价的指导、检查、改进和鼓励功能,就要建立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机制,形成富有生命力的园本经验,带领幼儿园走出自我诊断、自觉反思、自主更新的成长之路。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首先要聚焦班级观察,通过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反思,看见幼儿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与发展,助推教师成为提升保教质量的主动参与者,体验到专业成长的幸福感和职业发展的归属感,真正让孩子在幼儿园里过一种有质量的教育生活。

一、聚焦儿童日常活动,提升教师评估能力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很多生活活动的环节。如“入园环节”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孩子们戴好口罩自主入园,自测体温自己晨检,感受疫情防控的安全措施,也是从自我做起一种责任感的建立;如“签到活动”让孩子们形成了做事的秩序感与责任心,最终内化为了孩子的内心思考逻辑,并在不同的签到的要求中学习到了不同知识点和技巧;又如“点心时光”孩子在分餐中掌握几何知识点,在用点心的前后次序上掌握了如何的合理分配。假如将一日流程的每一环节的教学价值都能充分实现,那么,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的潜能,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

如让人眼前一亮的晨间签到方式,正是在这个小小的签到游戏中,孩子们逐渐树立起在班级里的归属感,对幼儿园生活也多了一种仪式感,幼儿的主动性、自我管理能力也在这一日生活活动中与日俱增。我们从中就发现,小班孩子年龄小,来园后不清楚自己该做哪些事情,所以我们设立了签到区,签到区的墙面,用卡通画的方式展现来园后需要做的事情,让不知道该干什么的孩子,能在其中找到答案。或者孩子们选择属于自己的那块积木,每天都能拼搭出不同的造型,这样的签到的方式也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当看到未签到的小朋友,同伴之间能相互提醒,社会性交往也得到了发展。签到区不但让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多了一种仪式感,而且训练了小朋友们的秩序性、规范意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如在大班的自主点心区设置上,用鲜花装饰,有便于存放牛奶的储物袋,孩子用餐环境非常温馨舒适,孩子享受取放食物的自主,以及允许不爱吃的食物少取或者多取,或者通过类似值日生的方式进行,这个过程就是老师做自主进餐活动的服务者和支持者,并在其中挖掘教育价值。老师会发现小部分的幼儿以点带面,引导了更多幼儿参与,让某方面突出的幼儿承担活动的小组长等,我们为孩子创造了独立做事的环境,创造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与条件,使孩子在不断地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

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契机,在某一个小小细节中能看出老师对于如何运用生活活动给予幼儿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会的思考与实践。

二、制定活动组织方案,优化教师评估策略

《评估指南》中有六条是关于活动组织的关键指标,需要教师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大纲》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之南》的要求,合理制定班级保教方案,以游戏为基础活动,鼓励幼儿探索、试错、重复的活动并应善于发掘和组织对孩子更有价值的教学,重视孩子认知和成长过程的整体性与连续性,重视幼小衔接。通过对班级半日活动的观察,近距离清晰地了解老师的真实状态,我们联系到其中的细节可以进行思考与引导。

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以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关于活动组织,《评估指南》中给出了明确的“立德树人”这一基本主要任务,以及遵循五育并存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组织特点。比如孩子沉浸于美术活动的创作之中,适当的延长集体活动时间或组织先完成的幼儿先进入区域游戏,对不同的幼儿进行分别指引,而不必强求每天必须集中的区域活动导入,小组式的区域导入也是应变的方式。所以在活动安排的制定上,老师针对自身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提出弹性的活动时间安排,要根据自身班级孩子的实际特点,并根据对活动开展的适应度与需要。做出积极的、可接受的、较有创造性的活动设想,根据孩子的反应随机调整环节。

再比如我班在开展得班本课程“呀,土豆!”时,就是允许孩子通过试错的方式进行的,土豆为什么发芽了?发芽的土豆怎么处理呢?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拿一个好的土豆放在班级中进行观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发芽了再自己动手操作处理发芽的土豆,可以是土培、水培等,发现哪种方法更合适土豆的成长。这样的活动是教师对儿童的尊重,也是对儿童学习方式的理解。

所以老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上必须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与能动性,增加幼儿的参与性和体验度,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就需要在实施各项教育时全面发掘孩子的社会功能,选取恰当的行为模式,有针对性的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提出合理的实施对策,培养良好的行为品德与学习能力,最大潜力挖掘孩子的潜能,最大程度释放孩子的天真。

三、提升师幼互动质量,转变教师评估方式

教师和孩子在教育教学中相遇、在相互学习中改变。正是这种个人与集体同时发生的改变定义了“教育的邂逅”,使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深受影响。

《评估指南》有7个点特别强调为教师将科学保教理念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建立有效师幼关系,开展高质量师幼互动提供具体的指引。师幼互动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保教实践中幼儿学习的质量。《评估指南》明确了高质量的师幼互动的行动框架和途径:师幼互动,首先要确立公平、彼此尊敬、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并形成互助的社会环境;尊重孩子的主人角色,并保障对孩子的尊严与决策权;观察记录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关注孩子的特点,能倾听和认真记录孩子的思考与感受;认识主动探索所具有的意义、教育契机,能采取各种手段支持、拓展幼儿的学习;理解幼儿各个领域的学习方式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师幼互动[1]。从半日活动中,也会发现师幼互动的一些有效情境及无效互动,都可以进行研讨和思考。

在我们班本课程“风筝”来说,美工区的孩子进行风筝创作绘画,然后带着绘画去制作自己的风筝,接着带着制作的风筝外面去试飞,这个过程的孩子始终处于自信和专注从容的状态,因为当我发现有制作完成的孩子在教室过道试自己的风筝时老师就趁机带孩子到操场进行试飞,再根据试飞的发现可以回教室进行调整。这种互相促进的师幼互动,使孩子不断产生新的经验和链接。

如科学探究类这种要求很高的活动时,教师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探究很难产生,有的班提供了游戏的每个基础玩法的示意图,幼儿就很顺利地进入游戏状态并沉浸于游戏和探索中,节省了老师大量的组织精力,让老师更好地关注幼儿并为支持幼儿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2]”营造安全、愉快、宽松的师幼环境氛围。与孩子互动时,我们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效的师幼互动则是教师在持续专注地观察和倾听儿童的基础上,追随他们,回应和支持幼儿的想法。老师应该智慧处理把握有效互动的时机,认真倾听、适时回应、及时沟通,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提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水平和能力,促使师幼互动最有效。

自我评估是我们自我诊断、自觉反思、自主更新的成长之路,助推各层次的老师成为保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评估指南》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也带给了我们更深入的思考:“真实的教育”“美好的教育”“未来的教育”究竟什么样?《评估指南》提醒教育评价者,也在随时提醒我们,面对儿童,要保持更多的谨慎和反省。让我们尊重、珍视和相信每一个生命,在实践中观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痕迹,追随儿童,促进每个儿童精彩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J].早期教育,2022(13):18.

[2]李季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22,(4):58-112

作者简介:

姓名:吕春云

单位:南通市幸福新城幼儿园

职称:二级教师

邮政编码:226001

手机号码:18862702014

电子邮箱:7499656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