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
保健常识
春暖花开/万物可爱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春季到来,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传染疾病进入高发期,将会危害着孩子的健康。为了让孩子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李健康成长,我们家园携手,努力做好幼儿春季保健工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卫生保健
1.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有利于消灭细菌,减少疾病的发生。
2.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在8~18℃时,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人体感觉舒适健康。
3.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在上午9点-11点,下午2点-4点,开窗效果较好。
4.帮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勤洗手,勤洗被褥和换洗衣物。
5.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饮食保健
1.饮食应做到营养均衡,选择多样化的食物,做到科学合理的搭配。
粗粮杂粮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应适当提高粗粮杂粮在饮食中的比例。
2.春季尤其要加强补钙,因为春天是孩子的猛长期,补钙有助于身高增长。富含钙质的食物有芝麻、黄花菜、萝卜、胡萝卜、海带、虾皮、牛奶等。
3.春天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大脑和身体发育有促进作用。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蔬菜水果有: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大枣等。
4.督促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油炸食品、减少零食和冷饮的摄入。
5.让幼儿多喝白开水,白开水不仅能够补充孩子体内缺少的水分,还能增强孩子的新陈代谢能力,有利于将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降低生病的概率。
穿衣保健
1.幼儿的衣着应宽松轻便、方便穿脱,不要穿装饰繁琐或紧身的衣物,避免幼儿入厕和活动时不便,发生意外。
2.请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加减衣服。既要遵循“春捂秋冻”,又要适应孩子代谢块、易出汗的特点。做到不急于减衣脱衣,也不过于保暖。可以通过接触手脚不凉,颈后温热不出汗来判断。
3.因早晚温差较大,在外出时请穿厚外套,同时准备一件薄外套,以便在户外活动时为孩子替换。
疾病预防
流感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规范洗手,打喷嚏、咳嗽、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
2.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最有效的室内消毒方法。
3.可接种疫苗,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4.积极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自己免疫力。
5.早发现早治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后均要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洗衣被。
3.儿童的餐具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儿童出现发热、出诊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6.患手足口病的患儿应隔离居家治疗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煮沸暴晒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水痘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冬春两级高发,其传染力强,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童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5%以上。
预防措施
1.不要接触传染源。高发季节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及医院。
2.早发现早隔离。如不小心直接接触过传染源人群和物品,应让幼儿隔离观察两到三周。
3.增强抵抗力。平时让幼儿多锻炼身体,坚持运动,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4.可接种疫苗,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预防措施
1.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
2.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要密切观察。
春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与陪伴下,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完]
编辑:保健室
审核:园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