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动态
【张謇一小教育集团·唐闸小学】 趣味课堂悟量感 沉淀经验育素养——“立学课堂·自觉作业”教学研讨活动(3)
发布时间:2023-03-31 字体:[ ] 浏览次数: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学会了用直尺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充分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并且通过学生实际测量,感悟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感受数学,让他们体验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

图片1.png

课前,阮老师精心准备,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组老师的帮助下,推敲教案、不断试教、反复修改,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讲透彻,让学生学扎实。

本节课从用手比划开始,扎实复习了已学过的单位:米和厘米,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分米和毫米的导入,巧妙地穿插在“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习题中,为“高为8厘米的饮料盒设计了一个吸管,长度为1(  )”,设置障碍,以此激起学生探寻厘米以外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通过量一量、说一说、比一比、数一数、找一找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不断丰富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在认识分米环节,学生借助提前准备的一分米长的纸条上用手去比划1分米的长度,拿走纸条再比划1分米的长度,再通过纸条调整的过程深化了学生对分米的认识。

课后,各备课组认真研讨,对这节课给出了精彩的点评,肯定了阮老师的日常教学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针对本节课,老师们也给予了中肯的建议,例如孩子表达的积极性偏低,课堂氛围有些沉闷,对于回答较好的学生要及时进行鼓励;教师语言要生动活泼,增加语言感染力;部分学生理解了意思但无法清晰表达,注重培养学生说和读的学习习惯;在测量几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时,注重方法的指导,可有老师先示范,再让学生操作。

最后戴校长对于这节课作出总结点评:老师们需要认真思考什么是本节课能让学生“带走”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针对本节课而言,需要抓住的最核心的地方就是长度单位的表象。长度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后,再让学生比划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充分体会四个长度单位间的大小关系,也可以通过游戏“你说我做”,帮学生巩固建立长度单位表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通过扎实有效、驰而不息的研讨活动,让课堂教学更加规范、高效,充满活力,让每一位青年教师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

撰稿:阮涛

摄影: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