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教育在我家》一书中说:“一个人拥有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他走向成功的资本。”可见诚实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然而,幼儿时期出现说谎行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家长对孩子有说谎的现象感到生气和苦恼,特别是对明显的谎言和决不承认的说谎尤其恼火。“放在抽屉里的钱就是ta拿的,还要死鸭子嘴硬,真是气死我了”“也不知道孩子从哪里学来的,小小年纪就会骗人,该如何是好?”当孩子撒谎,怎么办?首先不要着急,先做个深呼吸,平静下怒火。要知道孩子不是天生就会撒谎的,家长应当先搞清楚孩子说谎的动机和性质,然后才能根据不同的说谎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说谎可以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
无意说谎是儿童的一种无意识表现,行为不具有目的性。此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小,想象力正在不断发展,容易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作已经得到的东西。有意说谎,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可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来自成人的表扬和肯定、或者为了逃避责任和惩罚等等。
孩子说谎的几种原因
1.为逃避惩罚
哲人罗素曾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都是恐惧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会产生“自我防御”的意识,目的就是为了逃避做错事所带来的惩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其行为随时会受到成人的肯定或否定。有的家长脾气暴躁,教育方法简单,孩子稍有不当之处就横加指责或打骂,这会给孩子的精神上造成一定的压力。所以,幼儿在做错事后内心会产生恐惧感,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就用撒谎的办法逃避家长或老师的惩罚。如:有的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为了避免家长责骂还有老师的检查,就模仿父母的签名来签字。
2.受周围人言行影响
孩子模仿性很强,辨别是非能力差。如果父母有撒谎的行为,孩子也会效仿。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定心做好某事常对孩子使出的“权益之计”——“你写完作业我就带你去玩;你老老实实呆在家不破坏家里物品我回来就给你带好吃的;你教弟弟妹妹写作业我就给你买你最想要的玩具......”往往为日后孩子撒谎埋下隐患。答应了孩子却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孩子言而有信呢?
3.为得到赞扬而撒谎
孩子都喜欢听好话,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关注。当这种情感需要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时,有的孩子就会向家长或老师编造自己的“成绩”,以换取表扬或奖赏。比如,老师某天在班上当众表扬了拾金不昧的某同学,孩子看到后,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交给老师,说是自己捡的。如果撒谎成功,尝到了甜头,孩子就会更频繁地撒谎。
4.难以区分现实和想象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2-7岁的幼儿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此阶段幼儿有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幼儿普遍热爱想象,加上低龄幼儿认知活动与思维发展不成熟,记忆力不准确,时间观念模糊,缺乏生活经验,往往会把自己想象的世界与实际生活混淆,进而说一些不切实际、异想天开的话。父母教师不应该把这种天真的想象斥责为谎言,而可以引导孩子多说“我想要......”、“我希望......”帮助孩子区别现实和想象。
5.为了保护重要的Ta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更多的想法和秘密,当自己的一些东西不想被他人知道时,孩子往往会通过撒谎来保护自己重要的ta不被发现和破坏。比如孩子在路上看到某种昆虫觉得很喜欢,就偷偷带回了家每天小心照料,家长一问起就撒谎说什么都没有等等。由此可见,孩子撒谎的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家长我们要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区分孩子不同性质的撒谎。对于孩子无意的撒谎行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对于那些有目的性的撒谎,需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万不可一刀切,不加以区分就片面地去责怪孩子,惩罚孩子,这样的做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病因,才好对症下药。家长需要怎样做呢?
1. 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著名教育理论家洛克曾说:“撒谎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很盛行,要使儿童不看到、不听到别人撒谎是很困难的。孩子经常看到、听到别人撒谎,又怎么不学呢?”作为父母,我们应要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了错误要敢于承认、及时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只有真诚待人,别人才会真心待你。
2.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和愿望小时候有“偷窃”、“撒谎”行为的孩子,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自身的物质、精神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在经济范围内适时地给孩子添置一些他们所喜欢的物品。这样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一些坏习惯。
3.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骗人精”、“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感觉到自己在父母眼里是个不诚实的、爱说谎的孩子,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越说我是个骗子我就越做给你们看,要我说真话,我偏要说假话......”
4.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应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有一就有二,有二就会有无数次。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谎时会感到不安,即使蒙混过关了也会十分惶恐不安,但是如果孩子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还从中品味到了说谎所带来的好处,ta就会由此产生再次说谎的欲望,觉得家长、老师是“好骗的”、“可欺的”,ta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谎话会越说越多,越编越像,最终变成一个撒谎成性的人。
5. 正确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做到奖惩适度如果孩子出于好奇顽皮,无意做了错事,就要巧妙引导和教育;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还撒谎,就要严厉批评,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特别是对孩子进行惩罚时,要明确告诉孩子,之所以要惩罚ta是因为ta的撒谎行为,并告诉犯错是难免的,犯错时应该如何去做;当孩子犯错后主动承认错误时,父母首先要表扬孩子勇于认错的行为,再告诉孩子如何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