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照眼明,教研深耕正当时。为了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合力,5月6日上午,张謇一小教育集团六年级语文备课组相聚云端,围绕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开展了远程集体备课活动。
此次活动由五里树小学主备,活动伊始,主备人徐玲玲老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用一本古老的纸质书作为线索串起全文,以两个小主人公托米和玛琪关于阅读、学习的对话作为主体,描绘了身处未来的他们的学习场景与感受,表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学习等问题的独特思考。整个故事既充满了奇特想象,又富于生活气息,构思新颖,立意巧妙。因此以四个学习板块和三个学习任务单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启发学生在感受科技改变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对科技发展和教育理念进行思考。
随后,各校老师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畅所欲言,思想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张謇一小 陈烨娴老师:
本课紧扣文本特点,将了解未来与当下上学方式差异设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未来学习方式为难点,精准定位教学方向,有助于学生把握科幻小说独特视角,培养创新思维。亮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导入新颖:通过谈话引导学生畅想未来学校,激发兴趣,自然引入课题,能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营造积极课堂氛围;二是循序渐进:从初读感知,解决字词、整体把握文本,到再读比较未来与现在上学方式差异,逐步深入文本核心。学习任务单的设置,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方向,便于梳理内容、培养思考能力;三是拓展丰富:鼓励学生畅想未来教育,推荐相关阅读和影片,不仅加深对文本主题理解,还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对科技与教育的探索热情。
天生港小学 周佳丽老师:
这节课,教学设计目标明确、环节清晰,教学过程流畅,各环节过渡自然、层层递进。谈话导入联系科技发展,点燃学生想象热情,引发对课文的好奇。初读整体感知环节,字词学习扎实,引导学生对比本文与常见科幻故事视角差异,拓宽文学视野。再读时,任务单的运用条理清晰,从上学方式对比到人物情感剖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与情感。
在教学方法上,任务驱动法成效显著。老师首先用表格的形式让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现在和未来的不同之处,该问题就是文章的主线,可谓提纲挈领地理解课文。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在表格呈现中完成,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高,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让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启秀市北小学 周玉婷老师:
这节课教学设计层次分明,目标明确,以阅读提示中的两个主问题为抓手推进教学,既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圈画批注,培养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并且,任务设计有梯度,如"学习任务单一"聚焦文本对比,"学习任务单二"关注人物情感,"学习任务单三"拓展想象,符合"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表格对比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消除玛琪的烦恼"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畅想未来教育,激发其对未来教育的想象与思考,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改进建议:一是加强朗读指导。科幻小说语言生动,可适当增加朗读环节,如分角色朗读玛琪与机器老师的对话,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情感。 二是深化情感体验。对玛琪"讨厌"未来教育的心理可进一步挖掘,如通过"假如你是玛琪,你会对现在的学校说什么?"等问题,增强学生的共情能力。
唐闸小学 沈佳乐老师:
这份教学设计以科幻文本的想象特质为切入点,紧扣 “对比现实与未来学习方式” 的核心任务,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实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创新素养的融合培养,展现出鲜明的教学特色与育人价值,且亮点突出,如“问题驱动点燃探索欲”“问题链引导整体感知解”“学习任务单分层推进”等。
该教学设计以 “对比——想象——创造”为主线,将科幻文本的文学性、科学性与教育性有机融合,既落实了 “快速默读、提取信息” 的语言目标,又通过层层递进的任务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从现实到想象的情境创设、从文本理解到生活迁移的能力进阶、从单一阅读到跨媒介拓展的学习延伸,均体现了对统编教材 “语文要素” 与 “人文主题” 双线融合的精准把握,为科幻类课文的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聚智而生新意,同心而赴远方。本次活动,在“研”中织就协同网络,以集体智慧浇筑出语文教育的同心圆。活动虽止,探索未歇。未来,语文组将持续以“共备共研”为桨,以“提质增效”为帆,在语文教学的长河中行稳致远,让每一堂课都闪耀团队智慧的光芒,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语文的天地间共绘成长的诗篇。
报道:徐玲玲
初 审:秦旭峰 葛苏丹
复 审:周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