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研渠道,创造相互开放、优势互补的良好教研环境,2025年3月26日,数学组开展了系列化教研活动。
秦美芳老师执教了四年级《加法运算律》。秦老师用动画短片引入,内容是成语《朝三暮四》的典故,这个故事生动风趣正如秦老师的课堂风格一样,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新课教学部分,秦老师从例题出发,举了几个加数交换位置的例子,让学生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秦老师引导学生从猜想到验证再到结论,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成就感。
曹素琴老师执教五年级《和与积的积偶性》,曹老师强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中体会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不仅如此,曹老师让学生在体会到,加数的个位相加的奇偶性,决定最后和的奇偶性后,通过穷举法用列表的形式体会到完全归纳法。整体活动设计让孩子们充分参与,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探究指明方向。
邵峰老师也执教了四年级《加法运算律》。邵老师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数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知识探究过程。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举例验证、得出规律,让积极主动的探究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圆满落幕后,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深度评课研讨。参与教师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角,围绕教学设计梯度性、课堂生成有效性等维度展开专业探讨。通过“理论阐释+课例切片”的对话模式,对教学环节中情境创设的启发性、学法指导的精准性进行辩证分析,尤其针对学生高阶思维培养路径展开头脑风暴。这种多维互鉴的研讨方式,既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思辨融合,又形成了“理论—实践—反思”的教研闭环,为构建生长型课堂提供了鲜活范例。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相信老师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呈现更加精彩的课堂。
报道:李吉
初审:管勤燕、郭彤
复审:周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