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五山文化建设
我理想中的五山校园
发布时间:2018-01-08 字体:[ ] 浏览次数:

我理想中的五山校园

南通市五山小学  何晓梅

我的五山校园,我的梦……

还没到五山校园,就听到那悦耳的课间铃声,如紫琅山顶支云塔上的风铃声,传得远远的……

循着铃声渐渐靠近五山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红墙灰瓦白连廊的楼房,静静地立在永红河旁,显得端庄而宁静。

迈上永红河的一座大桥,缓缓走进大门,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河展现在眼前,5个台阶,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石头错落有致地散落在浅浅的河道里,薄薄的水轻抚着石头,缓缓地流淌着……驻足细看,您会发现第一块石头上刻着1907这个数字,疑惑中,路过的小朋友会告诉您那是五山小学建校的时间,五山小学是清末状元张謇先生于1907年创办,集山水灵秀于一身,与奔腾不息的长江为伴,因风景秀丽的五山而得名。1946,那是五山小学第一次搬迁的年份,1949,1951,1978……一个个关键的年份次第展现在您的眼前,而与它相关的故事也在您耳边回响……随着讲述,您仿佛走进五山小学的历史,迈进学校历史的长河。2013,那是五山小学搬迁到此地的年份,令人激动。后面几块石头上,空白着,期待着五山人去刻画……尽头,是张謇与孩童的雕塑,温馨而宁静。

漫步校园,您会发现,在树荫旁,花圃边,走廊里,随处可见一只只小小的书箱,似一个个小鸟巢,一本本书静静地躺在里面,每逢课间,总有几个孩子打开书箱的门,放进一本书,再拿出一本书,小小图书漂流卡片上记录着每本书的去向。最令人向往的是校园里那棵大榉树,粗壮的树干,绿茵茵的树冠,中间藏着一个树屋,树屋里放着书籍,孩子们最喜欢在树屋里阅读,或坐,或躺,或趴……

学校的墙壁上、过道里,都是师生的作品:书法、绘画、编织、手工……当你穿过走廊,拐过楼梯时,总会有一点期待,一点惊喜,因为你不知道下面会看到什么,是用四字成语编绘的画?还是憨态可掬的石头胖娃娃?是活灵活现的十字绣小鱼儿?还是用彩色毛线钩织的花儿?学校有很大一面墙,六角形的格子像小蜜蜂的窝,这是异想天开展示区域。不管谁,都可以将自己异想天开的制作或想法放到这个格子里,并写上自己的“名牌”,与大家分享,时间为一周,一周后,就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把空出的格子让给别的孩子。

下课了,放学了,孩子们用到操场上、空地上快乐地游戏着:踢足球、跳房子、丢沙包、玩七巧板……,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中闪耀,在每个运动、玩耍区域,你会看到传统游戏的小雕塑及简介,还可以看到学生自编游戏的海报。

当你坐在花圃边的长椅上时,当你行走在学校长廊里时,总会有些孩子来跟您打招呼,询问您是否需要帮助,他们是学校自主管理中心的志愿者,学校的日常管理部分被分成若干个岗位,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孩子都可以去体验一个岗位的工作。小小卫生员、食堂服务员、校长一日助理、小小班主任……孩子们在体验中成长。

是的,我理想中的校园就是这样的,欣欣然,活泼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