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活动
课程:情绪小怪兽——南通市学田幼儿园中一班
发布时间:2023-06-01 字体:[ ] 浏览次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中班幼儿应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自己引起某种情绪的原因。在表达情绪的的方式上也要比较适度,不会乱发脾气,能随着一日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

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对幼儿来说,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它能使幼儿更好地与他人相处、理解他人,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中。

我们及时抓住孩子在幼儿园最后一年的教育契机,让孩子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情绪,具有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更好地认识、调节自己的情绪,拥有快乐的心情和健康阳光的良好品格。可以有效地地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小学的新生活,做情绪的小主人。本周,南通市学田幼儿园中一班开展了幼小衔接系列活动之“情绪小怪兽”,一起去看看吧!

情绪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样引导幼儿对自己情绪变化的认知,感受并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的不同呢?

张老师抓住幼儿认知特点,组织幼儿开展了绘本阅读活动,通过故事《我的情绪小怪兽》,将抽象、看不见的情绪转化成肉眼可见的视觉体验。

情绪是一种感觉,情绪是一个表情,情绪是一种颜色......

在孩子眼中情绪一点儿也不抽象,《我的情绪小怪兽》绘本为幼儿打开了一扇感知自我情绪的大门,通过各种不同情绪的小怪兽形象,发现自己的不同情绪,发现藏在自己内心世界的情绪小怪兽。认识情绪的过程中,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有一些糟糕的情绪。他们开始探索什么时候自己会出现这些糟糕的情绪......

原来情绪就代表小朋友的心情,有开心、害怕、生气、难过.....

孩子们通过各种表情,猜测出各种情绪:生气、开心、害羞、害怕、难过等等,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情绪有了一定的辨识能力,他们猜测的理由和他们的经历息息相关。除了高兴、开心这些积极情绪之外,也有一部分孩子喜欢生气和难过。(因为生气能够让自己看起来有力量,难过的时候让眼泪流出来就会开心了)。这其实也说明,不管哪一种情绪的存在都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人的情绪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有时开心快乐,有时生气难过。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绘制起有趣的“情绪调查表”,把不断变化的情绪表情记录下来,与同伴观察分享着自己童趣可爱的“表情包”~

情绪虽然是一个有点抽象的话题,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已经能感知情绪的变化,并且能用具体的符号进行表示,他们知道在遇到情绪问题时该怎么调节。但在生活中,烦恼无处不在,那么教师如何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同时又让他们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呢?于是,我们开展了以下一系列的活动······

坏情绪并不是成人世界的专属品,孩子们也有成长的坏情绪,这些坏情绪导致了各种消极情绪的出现。每个人都会有生气、伤心、难过等坏情绪,从而会影响我们的心情,怎样能不被坏情绪打败呢,看看孩子们的好办法~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办法,我们集结成册,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中, 有方法可调节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小主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孩子们的开心秘籍吧......

《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指出:“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是自信、从容的,能放心大胆地表达真实情绪和不同观点。"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倾听、引导、鼓励、并支持幼儿,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们从发现、讨论认识情绪,到辨别、表达情绪,再到学习管理控制情绪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发现情绪无处不在,它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会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有了情绪也是正常的。消极的情绪是可以通过管理来调节的。回顾整个探究情绪的过程,幼儿的深度学习,是一场“爱的相遇”更是一次师幼互动的“爱的共情”。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更需要不断地关注幼儿的情绪,促使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快乐地成长!

通过绘画笑脸这件事,对于幼儿来说就是很好的情绪疏导。微笑不仅仅是一种表情,还会给人以安心的力量,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也是传递快乐的最佳途径。同时我们也要及时排解孩子的情绪,也知道了我们要包容和接纳孩子们的情绪。

“我的情绪”课程活动虽然暂告一个段落,但并不是结束,它依然会渗透在我们幼儿园生活里的每一天。故事的开始是由幼儿的兴趣产生的,而故事的内容都是孩子们参与创造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情绪是我们表达自己,发现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就像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时常伴随着我们左右。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的孩子通过认识情绪、分辨情绪,表达情绪学会了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在面对不良的情绪的时候,也会通过一些好方法去缓解情绪。相信孩子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慢慢地学做情绪的小主人,不仅能开心、快乐地成长,甚至能让他(她)在小学的小社会或者未来的每一天更加自信、坚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