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应做好生活准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做好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
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面临着全面自主进餐的挑战,因此发展幼儿的自主性进餐行为,提高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在进餐的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小插曲,比如饭前的洗手环节草草了事、小勺子含在嘴巴里,勺子抓握方式不标准,有的时候饭菜会掉落在桌子上、地上,个别小朋友不认真吃饭,边玩边吃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和孩子们展开了积极地讨论......
孩子们自主排队洗手,值日生则需要取出餐盘、勺子并分类摆好,为进餐做好准备。设置小小值日生,提高了幼儿午餐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
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并解决问题,才能内化孩子们良好的进餐习惯。
“食不言,寝不语”,小朋友们一手拿勺,一手扶盘,看他们吃得多香呀!
进餐结束后,小朋友们主动收拾自己的餐具,并擦嘴、漱口。
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让每一个孩子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认真吃饭,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并茁长成长!
小小的餐桌上也有大大的智慧:爱惜粮食不浪费,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挑食,不挑菜,不浪费,我们都是“光盘好宝贝”!
光盘行动我们还在继续,通过“光盘行动”激励幼儿好好吃饭不浪费;了解光盘的意义、践行光盘、倡议光盘;感知自我需求,让节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以“光盘为荣”,让“勤俭节约”的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让“文明”驻留在每个人的心灵中。
有的孩子吃得快,有的孩子还在吃,那这时候孩子们可以玩什么呢?孩子们制定了饭后游戏计划,并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了饭后游戏。
孩子们在讨论了文明进餐习惯后,主动制作文明进餐规则,做文明进餐的宣传员,班级小朋友都来参与制定自己的进餐规则,这样更有利于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
快来看看孩子们设计的进餐规则吧!
习惯的培养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关于幼小衔接,幼儿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们相信孩子,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来教育孩子,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幼小衔接,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