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活动
我是祖国传统文化传播者——花开半夏,至童至美
发布时间:2023-06-25 字体:[ ] 浏览次数:

俗话说“骄阳渐进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夏至的到来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了“三候”,借大自然当中的一些现象来表现出夏至日的气候特点,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吧。

一候鹿角解:夏至当天呀正处于阳气至极点的时刻,也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再往后便是阴气渐盛的时候,所以鹿角开始脱落了。

二候蝉始鸣:蝉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知了,知了到了这个时候与鹿角不同,它是感受到阴气的出现才会发出鸣叫,所以随着阳气的衰落,蝉也开始不断地鸣叫。

三候半夏生:半夏指的是一种药物,喜欢阴,所以它生长的地方一般是在水多的地方,特别在水田中最为多见。在夏至时节,半夏也开始生长起来了。

趣赏绘本:在书本里,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夏天的故事,看完《夏日的一天》,我们小朋友们似乎也跟着书本里的小男孩一起去捉锹甲,度过了美好的下午,也看到了蚂蚁和西瓜的故事,那也让我们动动小手,画一画好吃的西瓜吧!

玩转西瓜:快来看看我们画的西瓜,好看吧!谚语中说到:春吃芽,夏吃瓜,炎炎的夏日,来一块甜甜的西瓜,可是最好的解暑妙招。

有趣的影子:夏至这天正午,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景象,大家看自己的影子是一年中最短的影子。为了探索更多关于夏至的乐趣,孩子们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戏。

夏至称人:在古代,夏至日称人,以验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表达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强烈愿望。

小朋友,你知道夏至有哪些古诗吗?

快来看一看吧。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

碧罗裙和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万物茂盛,夏至已至,在这炎炎夏日里,丰富多彩的节气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感受欢乐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将鲜艳的民俗符号印刻在孩子们心里。游戏的乐趣、欢乐的脸庞、童真的体验,无不组成了最绚丽的夏日符号。小朋友们,祝你:清凉一“夏”,开心一“夏”,夏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