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曾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要让儿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加劳动,让劳动成为幼儿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学田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劳动日都做了哪些劳动吧!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它对于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完美。
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为了增强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为以后各方面的成长打下基础。在洗脸的一系列活动中,学幼小班教师们创设了一些具体、生动的故事情景,以及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幼儿懂得洗脸的重要性。再通过儿歌的学习、实操,让幼儿正确掌握洗脸的方法,从而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愿意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班小朋友们通过故事《不爱洗脸的小猫》,知道小脸要保持干净,做一个爱卫生的好孩子。
实践活动马上开始啦,小朋友分成了一组一组去练习,拿着自己的毛巾,边念儿歌,边用正确的方法洗脸。
擦额头,擦眼睛,擦嘴巴,折一折。
中班孩子们一起认识和了解了毛巾的用途后,那毛巾变脏了怎么办呢?
孩子们各抒己见说着自己的洗毛巾的方法,孩子们从这个环节中梳理了洗毛巾的基本顺序,泡一泡→搓一搓→冲泡沫的基本洗毛巾的步骤。
掌握了清洗步骤,接下来孩子们就要一展身手啦!孩子们拿着小毛巾,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人一条毛巾,用稚嫩的小手按照洗毛巾的步骤方法开始洗毛巾。孩子们将毛巾放在水盆里上下搓,拿出来展开毛巾,发现毛巾没有变得干净。怎么才能洗干净毛巾呢?洗毛巾需要哪些工具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清洗工具:洗洁精、肥皂、盆、水。
打湿毛巾,涂上肥皂,小手搓搓,毛巾香香。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指出“幼儿要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分类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良好的整理习惯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是奠定孩子一生良好品质的基础。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任务意识,提高整理归纳的能力,大班年级组围绕整理小书包开展了劳动日活动。
那么书包里的物品要怎么放?如何把物品在书包里摆放整齐呢?
书本应该从大到小摞在一起放进书包。
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要整理好装进文具袋才能放进书包。
劳动是最美的风景,亦是最好的教育。服务自己与他人,树立责任与担当,一起劳动,见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