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育随笔
评“What’s the matter?”
发布时间:2017-08-05 字体:[ ] 浏览次数:

这是一节有理念、有创意、有较好操作的课,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注重从认知能力和经验、兴趣出发,整合多种媒体,实现较好的语境设计,语言形式训练活动化,操练量大。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很强的教学能力 老师的基本语言能力较好,能够根据课堂组织教学需要和与学生交流的需要恰当地使用语言,使整节课都处于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中。此外,尤其突出的是 老师灿烂的笑容和丰富的形体语言的运用,给听课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但感染了所有在场听课的老师,更感染了上课的孩子们,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本科的教学设计符合现代教学基本理念,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想象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进行听、说、读、写、表演等活动,全面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学要求的开放性,教学效果好。教师安排的活动有两人的、小组的和全班的,每次活动,老师都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同时,对儿童学习心理和认知特点的理解和把握,也是本课成功的关键和深层原因。

3、深入挖掘语言的内涵,渗透德育的培养。由于现阶段学习的语言内容少,因此,需要老师在语言教学中深入挖掘语言的内涵,并对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询问别人情况并对别人予以帮助。 老师通过师生互动、小组活动等教学设计,达到了对学生自然地进行乐于助人的道德教育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

       总之,常老师的这节课由于她自身的特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一堂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优秀的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