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育随笔
评《认识钟表》一课
发布时间:2017-08-05 字体:[ ] 浏览次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 季斌 老师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另外,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大雄的一天”这样一个情境,并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开展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愿望,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起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情境教学的理念

这节课刚开始, 老师就用亲切地语言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一起看动画片,通过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对钟表的认识,从钟面上的数字、时针、分针,到认识整时,大约几时,再到修理钟表,让学生沉浸在钟表的世界中,让枯燥的认识钟表变得生动有趣。

二、    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有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各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节课中,季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如给老师修钟表、学生独立修理三个钟面、让学生大胆猜测上体育课的时间。有的让学生独立完成,有的让学生进行讨论在,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样就会让学生掌握得扎实,理解得更透彻。

三、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本节课季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课上,季老师始终面带微笑,轻声细语,既使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季老师也能通过巧妙得追问,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课堂气氛活泼有序,学生人人兴致勃勃的参与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思维给予充分尊重和肯定,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季老师不是简单否定,而是正确引导,真正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而学生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总之,这节课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它让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