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听课随感
发布时间:2017-08-05
字体:[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最近的教研活动一直比较多,国家级的、省级的、区级的、还有校内的,连续3周,每周都要忙着调课、听课。虽然人跑得比较累,但还是一课不拉的都听全了。这次听课,我和以往不一样的是,并没有对执教老师的授课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因为我看到几乎每课都有录像,我想,如果今后我需要重温哪一课,只要上网搜索,就可以看到相关视频了。因此,在听课的过程中,我重点在思考:如果让我来设计这课,我会用怎样的手段来突破难点;如果让我来上这节课,对于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我该如何应对……总之,虽然我人在台下,但整个心却随着授课进程波澜起伏。
其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二附
顾娟
老师的《认识负数》一课。实事求是的讲,这堂课上的人太多了,当初她选择这一课时,我还很纳闷,用这一课去赛课,那是风险很大的呀!但是让我惊讶的是
顾
老师并没有沿袭前人的设计思路,而是另辟蹊径,从负数的产生说起。以往我们常见的《认识负数》的课,几乎都是从介绍某地某一天的气温开始,通过零下温度的引入来认识负数,而
顾娟
老师这一课则是根据人们在平时生产生活中的需要,以“入仓为正,出仓为负”,通过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入”和“出”这对意义相反的量,自然地引出负数这一新数。在课件制作上,她为了真实的呈现学生认识负数,接受负数,应用负数的过程,课件上的课题先设置成“认识新数”,在学生揭示了“负数”这一概念后,才把课件中的课题由“认识新数”改成了“认识负数”,也就是学生完全在毫无暗示、未知的情况下学习负数的,这比以往学生事先通过看课件上的课题知道本课要学的内容要好得多,真实得多。联系自己平时的备课,我觉得自己最大的弱点就在于设计时还不够自信,创新能力也不够强,胆子小,放不开,对于自己的有些设计如果未得到领导的肯定我是断然不敢尝试使用的。因此,因循守旧成了自己前进的绊脚石。想想
张奠宙
教授曾经在一次讲座中谈到了
于漪
老师“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第一次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再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中的不同见解,做到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则是边教边改,课后再次完善备课。我想,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应该尝试使用这样的“三次备课”,也许,经过若干年的修炼,自己的备课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
此外,
顾娟
老师的《认识负数》整节课环环相扣,预设的非常精致,在她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这个快乐并不是因为老师设置的题目简单,其实在这一节课里,每个环节的练习都是很有挑战性的,都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甚至同伴互助,就在这样的知识面前,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互动等手段,在一步一步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知识的真谛,这一发现过程让学生觉得快乐,这种成功的体验也让学生难忘。看来,这种需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的练习才是真正有效的问题。尽管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他们在自己的努力或同学的启发或老师的点拨后能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对学生来时,那是非常难忘的成功的体验。所以我的感触较深的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不是靠降低题目的难度来吸引他们,而是要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充满快乐的,数学学习不能停留在满足于让学生懂得了某一个数学知识,也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数学方法和了解相关的数学思想,提高个人的数学素养。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拥有数学的眼光和数学的思维。
这次听课,我除了关注每课的教学设计,还特别留意执教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
顾娟
老师课堂上精炼的语言,从容的教态是非常值得我好好为之努力的。由于这些年一直在教低年级,面对那些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小萝卜头,平时总是习惯于一遍又一遍的叮嘱,整个人显得很是婆婆妈妈,课堂语言啰嗦、臃肿。以前在参加赛课时,就已有同事很关心地对我提出了这一问题,这几年,我也一直在默默地努力,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前几天,无意间听到陈校长介绍一附的一位语
文
老师天天在脖子上挂一个录音笔,随时录下自己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想,用这个方法来为我的课堂语言瘦瘦身,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每天课上用录音笔及时录下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课后再通过回放,找出自己的毛病,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一项一项的改。再者,我也应该多
向语文
老师请教,听听语文课,还有其他各科的一些课,努力提高自己课堂语言的驾驭能力。
另外,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常常会看到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了某一题组训练后,为了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往往会请全对的学生举手。当然,“全对的举手!”这句话不仅在数学课上,在其它学科的课堂上也会听到。我自己以前也经常这样问。可是,在那些举手的学生中,有没有解题错误,却自认为是正确的学生?或碍于面子,错了也举手的学生?事实证明,这两种情况都是有的。怎样才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真实的答题情况呢,我通过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要点:
一、学生错了,不要批评,要表扬。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表扬他们。表扬他们听讲专心,听到了老师或同学的正确解答,从而发现自己的解答是错误的。还要表扬他们诚实、勇敢,能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敢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这说明他们是多么的了不起!也表明了他们非常想改正自己错误的决心。
二、学生错了,不要责怪,要感谢。感谢他们帮助老师举了一个反例,我们可以发动全班学生一起来找错因,把错题当成一种学习的资源。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找错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答错题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错因,这一事件对他来说,印象是深刻的,下次就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了。其他学生通过帮助找错,也受益匪浅。
三、也许有人要说,用“全对的举手”这种方式侵犯了那些答错题目的学生的隐私,其实,如果每次老师都能用上述两种方式善待并保护好那些答错题的学生,学生是不会计较的。再者,如果把这种活动常规化,也就不存在隐私之说了。
严格说来,以上文字算不上是一次评课 ,只是我个人在听了这么多课后,结合自己的认识谈了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而已。我个人以为,听课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和执教者之间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自己的羽翼逐步丰满起来!让自己能飞得再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