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发布时间:2017-08-05
字体:[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上周三上午,我有幸在自己的学校里欣赏到三堂精彩的语文课,使自己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享受。听了这三堂好课,我们五、六年级的语
文
老师都认为这一次二附、跃小联合办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具有较高的档次和一定的品味。这应该是全体与会老师的共识。相信如果来年继续举办,活动的影响一定会更大,因为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第一课,
费萍
老师执教的《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扎实、实在。听课老师都听得出她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同时,课堂又不乏亮点,譬如:“种子出土发芽”环节的设计,就让人耳目一新。创设情境之后,
费
老师让孩子们以发芽种子的眼光去看、去说这个美丽的世界,培养了孩子观察和表达的能力。而且整堂课最后攻克难点也非常巧妙。课文的难点是:“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是我们的家。”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这的确非常难理解。
费
老师匠心独运:“小朋友们,我们一同在一(4)班学习,一(4)班就是我们的----家;我们一同在跃龙桥小学学习,玩耍,跃龙桥小学就是我们的----家;南通是我们的家乡,南通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国家十三亿人还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中--国--!”
第二课
钱
老师上的课,情境教学的使用非常成功,让我们进一步领略了二附情景教学的真谛。她的课最大的特点是“趣”。整堂课学生是兴趣盎然,听课的老师也被紧紧吸引住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收获知识。
第三课是陆红兵主任上的《姥姥的剪纸》。陆主任课上得自信,上得大气,给人一种纵横捭阖之感。他的课,学生的情感到达高潮,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他教起来似乎并不困难,是那么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是一种很高的教学艺术!
对于这三堂课,我们六位老师最大的收获就是更加坚定了“情境教学”的信念。关于“情境教学”,我们想交流两点感受:
一、创设情境的方法。三位老师创设情境主要运用了四种方法:语言、图片或简笔画、音乐、表演。这四种方法中,语言的描述、铺垫、渲染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创设情境的方法,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方法!
钱
老师用这个办法创设情境最值得我们学习。课上,
钱
老师这样描述:“小白兔听到这个消息,会怎么想?你们想不想为他们出出主意?让我们做一回小白兔,帮帮他们。在这森林里,有一只凶狠、狡猾的狐狸正等着吃你们呢!快快商量商量怎么办?”多么精彩的情境创设啊!关于这四种方法的使用,也决不是孤立的,更多时候是综合运用,那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课,
费
老师教学“种子出土发芽”时,使用了图片、音
乐和
老师的语言渲染,效果很好!第二课,
钱
老师引小朋友进入故事情境亦是如此,在学生表演故事时还加了画外音。第三课,最后高潮部分,
陆
老师出示了姥姥的照片,姥姥剪过的窗花,在思念的音乐声中,
陆
老师饱含深情地告诉同学们:“那爱我的姥姥,那我爱的姥姥,我永远也见不到她的音容笑貌了。”此时此刻,同学们再也忍不住流下眼泪。这泪水洗涤了学生的心灵!
二、创设情境的目的。创设情境是有目的的,目的不仅仅在创设的情境本身。创设情境的目的首先是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故事中去;其次,是携着学生的手,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精神世界。创设情境就是领着学生由津津有味地读书,饶有兴趣地读书,到身临其境,最终情不自禁地欢笑或流泪。
以上是我们六位老师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