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育随笔
《家》 教 学 反 思
发布时间:2017-08-05 字体:[ ] 浏览次数:

上完了《家》一课,我反思在教学设计中主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教学环境是作用于儿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景中,不仅有益于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而且能有效调动儿童的情感参与。这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才会那么浓,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得到语感的训练,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现在你就是白云小鸟 鱼儿 种子,你在家里干什么?给学生创设了情景,激活了课文凝固的语言,进行了情景的设计。这是一个幻想的课堂,通过让学生想象他们的活动,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幻想的天地;这是一个创新的课堂,在让学生通过读句子理解了课文后,让学生的思维获得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是一个愉快的课堂,通过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快乐的玩耍,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让学生在一种愉悦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理解了课文。

二、注重朗读,突出自主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低年级课堂的以读导学的教学模式。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读得多,读得透,注意边读边想,读的层次分明。在教学中,先初读,再细读,最后读出感情。在学习时,我加强了朗读训练,如让学生说说白云小鸟 鱼儿 种子在这么美的家里干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他们是快乐的、高兴的。那么课文很容易就读好。这是因为朗读是调动情感的主要因素,只有情感调动起来了,对课文的认识也就加深了。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练得也很到位,从词到句,学生一步步读好,踏踏实实,教师的表扬,鼓励更是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动力。教学中学生的主动体现得比较充分,我只起导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理解字词句,从而有感情地读好。

三、设置坡度,化难为易

设置情景来理解词语。低年级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很难理解某些词句。我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如整首诗所描绘的画面就通过板画展示给学生,把课文中语句刻意追求的意境再现出来。   

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学生读得多,读得透,同时,教师注重让学生边读边理解,在指导理解的基础上读,使读的层次很分明。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从初读到细读,以及到最后读得很有感情,这样一个过程,教学上很有坡度。例如,“蓝天是白云的家”,先让学生读然后体会,等体会了感情再读就上了另一个层次。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练得也很到位。从词到到句,学生一步一步读好,踏踏实实。而教师的鼓励、表扬也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

这节课我力求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只起“导”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理解字、词、句、,从而有感情地读好。教师的话使学生心动,愿意马上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课毕我细细反思,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以读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低年级来说,确实非常适用。读是教学的手段,学是教学的目的,通过读学生能够学好,但是读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应该可以尝试用一些新的手段使学生有更高的兴趣。

  2.  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不能简单的以“好”“不错”“太棒了”等泛泛之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而要让课堂评价的语言亮起来。用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蠢蠢欲动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